化学生物协同物质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于2024年12月获批成立。实验室主任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王梅祥教授。实验室面向国家在绿色合成、生物医药及新材料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突破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之间的学科壁垒,推动二者从理论到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合成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开拓合成科学发展的新空间。以化学/生物协同合成中高效化学键的活化、断裂与重组为第一性原理,实验室围绕三大战略任务展开布局:一是发展化学/生物接力的仿生合成,实现路径突破;二是探索化学/生物融合的仿生合成,推动原理创新;三是突破生命健康分子的大规模创制与工程化制备技术,聚焦技术革新。
实验室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基础,组建了一支由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6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在仿生催化、人工细胞构建、框架核酸、高通量合成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如青蒿素人工合成、聚乳酸生物制造、框架核酸信息材料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卓越研究群体及上海市市级重大专项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未来,实验室将通过开放合作、学科交融与产学研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化学/生物协同物质创制基础研究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与高端人才集聚地,为绿色合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升级提供关键科技支撑。